针对以往开展的各类志愿户外联谊活动的情况,整理出以下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摘录要点。分为给组织者及活动参与志愿者两部分。
给组织者:
户外活动不但能令辅导对象开阔视野,加强志愿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志愿者之间的经验分享,更能在过程中作一个有效的志愿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志愿新血去了解我们,加入我们。因此,不定期的户外活动对于志愿组织来说意义重大。
各组别在开展户外活动招募参与志愿者时请根据活动内容作出相关的安排:
一.踩点
这是活动前期例牌的工作,选择较好的活动地形(近洗手间,方便停车及避开人流过多的区域等),与活动地点的区域负责人联系沟通好,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前期工作的人员安排
根据以往的组织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节目组和后勤组
节目组负责的一般为活动当天的游戏和节目,道具的安排,对当天活动气氛的营造起着画龙点晴的作用。
而后勤组负责的范围就较广了,包括活动前期的踩点,车辆的安排,活动前的签到,收费,活动过程中的保安工作及安全后备方案的草拟。
有一点尤其重要:组织者必需要明白,你作为组织方就要尽组织方应尽的责任,除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后及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因为如果因为计划不周而令活动中有人员伤亡,除了会内疚,组织者极有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你可能会为一个活动而前途尽毁!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危言耸听,但这是事实,而且是真的发生过这类过案,之所以反复地提到安全问题就是不想到了出事的时候大家才懂去注意正视它。建议参加活动的人员和车辆办理旅游保险,并粘贴活动统一标志。
三.上网发布活动贴
1.活动的时间,地点和集中点。
2.详细介绍活动当天的具体内容,行程。
3.活动所需的物品,费用和注意事项。
4.因遇到各种不可扩力因素发生时的应变措施(取消,延期或照常进行?)
5.活动负责人的名单和联络方式。
四.活动贴发布后
请多留意跟贴的最新动态,根据活动的难点选择是否限制人数,对已报名但暂时不符合参与资格的会员请给予说明和回复。
五,活动后期
由该次活动的负责人发贴总结,针对组织与参与者两方面,给于新晋及做得较好的志愿者适当的鼓励,列出不足之处,同时也可带动当天参与的志愿者说出自已的看法和感受,有助于下次活动质量的提升。
另:
希望组织者能在当天活动集中点活动前与参与者开个小会,再次简单说明一下活动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大家能对活动有更清晰明撩的概念。活动期间及时清点人数。
活动结束后用几分钟时间简单作个活动小结,解答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问。
给参与活动的志愿者
活动报名:
请仔细看清活动报名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选择适合你参与的活动,回贴向组织者说明自身的情况(组别,界别,服务时数,经验,个人特长等),注明“报名”二字,请理解组织者的管理工作,切勿在报名贴中灌水。并在网上留意该次活动的最新情况,活动人员名单的最终决定权归组织方,请志愿者能理解和支持。
活动注意:
集体行动,一切以安全为先,服从组织者的安排,如有异议请在活动前提出,切勿因个人情绪影响当天的活动。共同进退,不擅自离队,照顾好自己所带的服务对象。
1.准时:请准时到达集中点,如有特殊情况请电话支会组织负责人。
2.活动过程:服从安排,有始有终,照顾好当天你所分配到的服务对象,严禁中途换人,一经发现,将暂停一次活动资格,如有再犯将永久取消活动资格!如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请立即与组织者联系,由组织者安排协调。
3.离 队:个别因特殊原因要中途离去,务必支照组织者后方可离开。掉队时切记用手机通知组织者以确保安全,到家后上网签到。
4.环 保:互相监督。任何环境不乱丢垃圾,注意个人形象,建立好广青志愿者的口碑。
5.叮 嘱:要注意安全,要对自己行为负责。开心出门,平安返家。
青年志愿者参加活动注意事项
一、参加活动前期
1、要重视协会活动短信,慎重考虑能否参加后应及时回复或主动联系召集人;
2、参加活动要守时守信,牢记活动时间、地点、联系人、联系电话,若遇突发情况不能到场或迟到时,务必提前联系告知召集人;
3、因天气等因素变化要取消活动时,协会会提前主动联系大家,否则照常举行,大家不必来电询问;
4、参加活动穿着尽量休闲,方便活动,建议:志愿者T恤衫+牛仔长裤+运动鞋;
5、参加活动尽量别带手提包,以免影响及束缚参与活动或出现物品丢失;
6、参加活动全程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7、参加活动不应迟到,但也不必早到半小时以上;
8、若要带他人参加活动,应提前征得召集人同意;
9、遇到名额较少的临时活动,召集人会合理调配,请尽量不要到处传播宣传;
10志愿者T恤衫要保持整洁,不可擅自修剪或贴除标志,不可作其它用途;
11、参加活动务必携带志愿胸章及服务卡;
二、参加活动过程中
12、到活动现场后,要主动向召集人签到、领帽子;
13、要注意形象,胸章戴在左胸的志愿者T恤标志上方,志愿者帽子不应斜戴,授带应挂在右肩上,标志位于前面;
14、要听从召集人或分工后组长的安排,坚守分配的工作岗位,不应随意听从主办方的调度和差遣;
15、要服从工作安排和分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精神,尽职尽责完成任务;
16、活动分工不分家,活动中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协助活动顺利开展;
17、参加活动要注意环保、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18、抽烟有损形象,若切需要抽烟,请选择吸烟区或回避一下大众;
19、酒后不宜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时不宜喝酒,酒后不宜驾车;
20、活动中,不讲脏话粗话,不与他人争执,遵守市民道德守则,争做文明人;
21、要维护协会形象,不贪小便宜,除非主办方赠送,否则禁止带走活动物品;
22、要有节约资源意识,活动中严禁浪费矿泉水、食物等;
23、活动中,可自带像机拍照,但不能影响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
24、不应以协会名誉随便答应活动对象或扶助对象的请求;
25、若遇突发情况须提前离开,务必主动联系告知召集人,并做好工作交接;
三、活动结束后及其它事项
26、活动结束后要主动向召集人签退、登记服务时间及上交帽子等物品;
27、召集人要负责向协会作好活动前的活动报备和活动后服务时数的上报工作;
28、对表现不好、行为不检点、有损协会形象者将免除参加大型活动与对外交流资格;
29、对严重破坏协会名誉和危害协会发展者,经协会秘书处审核证实后劝其退会;
30、不允许会员利用协会平台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
31、未经协会允许不可以协会名义从事拉赞助等行为;
32、每位会员都应当维护协会声誉,不得散播对协会不利的谣言。
一.儿童类服务注意事项
1.进入福利院后必须洗手后才能接触孩子;
2.未征得保育员同意前,千万不要随便喂孩子食物,尤其不能喂吃孩子果冻和坚硬的食品;
3.如您身体不适,如患有感冒、咳嗽或其他可能传染孩子的疾病,请暂时不要参加照顾儿童的活动;
4.抱小孩时动作要轻、柔,尤其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
5.第一次去时一定要先看领队怎么做或向保育员咨询后再亲近孩子;
6.不要太溺爱某一个孩子,这样不但容易导致他滋生不良习惯,也会伤害周围的孩子;
7.孩子最需要的是您的关爱而非怜悯,他们和我们一样,渴望鼓励、平等、参与、尊重;
8.对孩子最有利的是长期、一对一形式的帮助,如果您愿意坚持,请咨询领队或保育员;
9.未经福利院允许,不得将孩子带出福利院大门;
10.必须尊重福利院的所有工作人员和与您一起活动的义工,服从福利院和领队的安排;
11.离开福利院时,请帮助整理周围环境,并且注意不要遗漏自己的物品.
二.如何照顾老年人(老年类服务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心理转变
1、个人方面
·退休、年老使老人在权力与角色方面有所改变,由照顾者变为被照顾的人
·在经济方面,由主动付出变为被动接受.加上生理的退化,使老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如不善用时光,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更带来无助及无奈的感觉.
·老化过程也为老人带来体态的萎缩,自我形象降低,造成自卑感或缺乏自信
2、与家人的关系
·家人外出工作或上学,不免为老人带来一份孤寂的感觉,如遇上配偶死亡,老人更加孤单及缺乏安全感.
·有时这些感受会导致行为的表现是刻意挑剔家人或凡事噜噜苏苏,藉以引人注目,减低被人遗忘的感觉.
·家人的关怀,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至为重要.
3、与朋辈的关系
·老人了累积数十年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习惯,有时候较难接受别人所持不同的意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也需要很大的适应.
· 如能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老人们又能成为对方的良伴.
4、社会方面
·社会对老人的一些刻板及负面印象,也影响老人的自我形象.
·现代社会对传统不重视,经济占主导地位,对老人的照顾不足,都令老人产生无助感,觉得自己对社会已是没有用,对家人更是一个包袱.
·社会人士的关心,对老人的情绪及健康起重要作用.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的身体
·长寿而不健康,对老人而言,除了是自己负担也是家人的负担.
·老人需要协助面对疾病,也需要认识及预防疾病.
2、经济独立
·金钱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质素,也是参与社交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元素.
·此外,金钱对老人而言也是仍然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扩阔社交圈子
·老人需要与社会保持接触,需要别人的关怀和认同,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沟通上的守则
1、保持尊重、友善和诚恳的态度.
2、要有耐性,有充足的时间,避免作仓促的解释.
3、在分析老人话语时宜小心谨慎,在老人未完成表达时不能胡乱下判语.
4、避免与老人争辩,因为此举会促使对方沉默不言及趋向自卫.
5、尽量选择较少受干扰的地点与老人交谈.
与老人谈话的艺术
1、如何展开话题?
- 在这里的生活习惯吗? 平时有什么活动? 近来身体如何?
2、如何引导出老人的感受?
- 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觉得如何? 你为何这样想? 你是否觉得……?
3、如何打破老人的沉默?
- 当老人讲完时,答以"唔唔",然后等待老人继续下去.
- 重复老人最后讲的话或其中几个字,然后等老人继续下去.
与老人沟通技巧(要)
1、谈话要简短,多听少发言,做一定的笔记.
2、在谈话的同时,留意老人说话的语气、表情及非语言上的讯息,为了解老人而听
3、当你不明白老人在说什么,应该坦白询问.
4、运用非语言的方法与老人沟通.例如:拍拍老人的肩膀、点头表示认同、握住老人的手等等.
5、给老人适当的欣赏及鼓励.
6、当老人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宜目注老人并表现出你是乐于聆听他们所讲的事物.
7、在谈话结束后,应就老人所谈的内容作适当的整理,以便在下次谈话时能采取主动并吸取老人所谈的经验.
令老人反感的语句(不要)
1、命令式 "你不要哭"、"再努力些"…… 会令老人抗拒,逃避,自卫,因为老人们在过去是惯于做主的.
2、说教式 "你应该这样"…… 会令老人羞耻、内疚及不满.
3、争辩式 "事实是这样"、"你这样不对"……. 会令老人自卫、反驳及不敢坦言心曲.
4、批评式 "你自己破坏了"……. 会令老人自卑及反抗.
5、分析式 "你都是因为怕媳妇才会这样做"…… 会令老人愤怒、不安及自卫.
6、逃避式 "我们不要说这些了"…….. 会令老人感到被拒绝而不敢坦言.
7、责问式 "你为何不这样做"…… 会令老人觉得你对他或她不信任、不尊重.
自愿工作者在探访老人前的准备
1、清楚了解此次探访的目的、内容及对象资料;
2、探访前保持身体健康,心境开朗,维持稳定情绪,并作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付探访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若探访前有任何事件导致服务者情绪不安或身体不适,应与组织者联络商讨.
3、探访前如遇到暴雨警告或恶劣天气,请先于组织者联络,确保是否如期进行探访.
4、保持仪表整洁
注意事项
1.老人因神经细胞数目减少,所以应变能力较差,对冷热刺激反应变慢、怕冷,应注意避免烧、烫伤,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2.老年人较不容易入睡,且容易醒过来,应安排舒适安静的睡觉环境
3.因消化道功能的改变、牙齿脱落、口水分泌减少、影响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且采少量多餐(或是两餐之间给予准备点心),避免油炸、粗糙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免引起泌尿道结石.
4.由于血液循环变慢,易造成起立性低血压,所以老人改变姿势时要慢慢的
5.老人骨质逐渐流失,除补充钙质外,行动宜小心,预防跌倒造成骨折.
6.因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老人洗澡水温度要适宜,少用肥皂,以免皮肤因抓痒引起发炎,沐浴后可以使用润肤乳液擦拭皮肤.
【对老年人视、听觉的退化,生活照顾宜注意下列事项】:
1.面对着老人说话,速度放慢并以手势协助老人了解.
2.在语调方面,勿以高音喊叫,老人不易接收,必要时请教医师使用助听器.
3.在走廊转角必须安装灯光,两边应有扶手以协助老人行走,夜间应保持适合的照明.
4.楼梯每一阶梯应有不同色带,以免老人因视力不佳,分不清楚阶梯而摔倒.
5.盥洗室内应注意地面不可太滑,马桶亦以坐式的为佳,而且周围要有扶手
6.老人视力减退,所以室内光线要充足,常用物品放于固定位置,配戴适当的眼镜,看书报选择较大字体或使用放大镜,弥补视力之不足.
三.智障儿童类服务注意事项
1、不要迟到或早退,保证志愿服务效果;
2、尊重工作人员的安排,协助工作人员的工作;
3、认识到“智障”并不是一种“疾病”,只是智力低于正常;把智障孩子当成正常孩子一样看待;
4、注意身上(包括背包)不要携带过多饰物或尖锐物品,以防损坏或刺伤孩子;
5、如外出,出游过程中要多与孩子交流,比如告诉他们看到的东西的名称(即使孩子不说话);
6、尽可能蹲下或弯腰与孩子说话,保持与孩子的平等关系;
7、规范自我行为(如礼貌用语、遵守交通规则等),给孩子以好的榜样;
8、不要直接给孩子送礼物,可以交给幼儿园工作人员转交;
9、如要拍照,请只拍摄与志愿者有关的内容;避免只拍摄智障孩子,更不要拍摄他们的面部特写.
|